原创 杨紫、赵丽颖微博翻车,暴露了娱乐圈公开的秘密
2022-10-15 18:43
发布于:江西省
杨紫微博翻车了。
前几天,她转发了一条关于电影《八佰》的微博,并附文表达支持。
看上去很正常,不过随后就被网友发现,这条微博是经过重新编辑修改过的。
显然,这是把工作人员写好的文案直接发布了,没有注意到“文案”两个字。几分钟后意识到错误,立刻进行了修改。
其实不止杨紫,这种微博“文案翻车”的情况,在很多明星身上都出现过——
其实,这也不奇怪——
明星的微博帐号不是由本人运营,早已是娱乐圈公开的秘密了吧。
毕竟在今天,明星的形象早已不只属于他个人,而是背负着无数的商业利益。因此,交给更为专业的工作室来帮忙打理,也无可厚非。
也因此,点开任意一个当红明星的微博主页,都是清一色的策划宣传——
而除此之外,反映他们真实生活的内容就寥寥无几了。就算有,也最多是一些自拍、风景照、节日祝福等,多一句话都不说。
这样的微博,有问题吗?
没问题。
有意思吗?
没意思。
毕竟,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分享出的真实的样子,而不是一个个顶着明星名字的商业营销号。
现在这样,虽然好像也很热闹,可感觉不到一丝真实的生活气息。
但,从前的微博,不是这样的。
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这种每条信息限制140个字的新型社交工具,顺应了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给当时的人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很多明星也纷纷入驻,在这里畅所欲言,就像是在周末的朋友聚会上一样。
所以,在2010年代的头几年,我们可以在这里0距离欣赏到:或许是史上最真实的明星群像——
有心直口快的那英:
“爱穿什么穿什么”的黄教主:
娱乐大众的杨幂:
当时才24岁的女孩杨幂
一口气连发好几条碎碎念的王菲:
三天两头“向上帝求女友”的吴京:
喜欢光着膀子喝酒的雷佳音:
亲自下场撮合“胡霍”的唐嫣:
胡歌也是大胆表示“脚踏两条船”,引来一路“吃瓜明星”争风吃醋······
当然,还有当时还在读初中,集体在家写作业的tfboy们:
(书桌上放自己的海报也是没谁了)
刚刚入驻微博的他们在这里嬉笑怒骂,像极了社长小时候刚开始玩QQ时的样子。
从这些生活片段中看到的他们,完全不是那种一本正经、妆容精致的明星,反倒像隔壁家的哥哥姐姐们。
毕竟,彼时的微博上,还没有现在这样满屏的策划和通稿,没有成批的水军和饭圈互撕,“三观不正”这顶大帽子也不像今天这样被肆意地乱扣。
哪怕很短暂,但它似乎真的曾经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那是微博的“田园时代”。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2010年之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迎来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从当年苹果的一家独大,到现在基本人手一部,也就是几年之内的事。
而对微博来说,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巨量网民的快速涌入。原本简单的社区,逐渐变成了今天这个拥有5.5亿活跃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怪兽。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10月,中国网民总数约9.04亿,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网民有一大半都是微博用户)
人多,口杂。
网络的氛围开始转变。
网络沟通的匿名性,给了网络暴力滋生的空间。
2016年,男星乔任梁因抑郁症意外身亡的事件,让很多人第一次见识到了网的威力。
在最初消息刚刚传出来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恶意造谣他的死因。之后,他的好友井柏然发了一条悼念的微博,很多网友又开始借题发挥——“人都死了你在微博上装什么?”
结果是,井柏然退出微博,直到两年后才回归。
这还没完。
击退井柏然后,他们又开始搜寻:谁没有发微博悼念。
结果,瞄准了陈乔恩——
看他们义正言辞的样子,好像还真的自以为很有正义感。
但后来,陈乔恩出席活动,在被问到乔任梁时失控落泪,又有人不满意了——
最后,陈乔恩束手无措专门发微博解释。
不论你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总有人能挑你的错,然后群起而攻你。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敢发微博发日常的明星越来越少。
微博上的“公害”,除了网暴,还有遍地的“杠精”。毕竟,能够入选2018年的“十大网络用语”,说明它已经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成为整个社会的公敌了。
你说一句“真香”,杠精们就会说“也有不香的花”;
你说一句“好累啊”,他们又一句“就你累,别人不累?”
面对不同的观点,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沟通,而是抬杠,甚至人身攻击、举报。总之,就是不能好好说话。
这些人的大脑似乎就像二极管一样——要么你和我站在一起,要么我就灭了你,不存在“和而不同”的中间状态。
想想看:当你在网上随意发布一句话,下面十个评论里有九个在抬杠,剩下一个在举报,那你还愿意继续说话吗?
结果就是,如今在网上发言时如履薄冰,连正常说句话都要先解释一句:
“不是杠啊,纯好奇”、“一个想法,不一定对”、“别来抬杠,杠就是你对”
这种在遭遇“杠精”面前先主动举手投降的做法,束手无措中透着一股疲惫。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网暴者和杠精们,对于他们所谈论的事,他们真的了解吗?
不,他们只是把现实生活中无处发泄的情绪,在网络上随意发泄罢了。
真相?谁在乎。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叫“你为什么卸载微博”。
原因当然有很多,不过排在第一的答案是这样的:
来自知友:@杜尚别
网暴者和杠精们一定满意了。
网络上的戾气越来越重,最终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再愿意真实地表达。
就像今天的明星主页一样,除了策划,就是自拍。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找团队写一些绝对正确的场面话。
这总找不到什么错了吧?
并且,很多人不光学会了闭嘴,连以前的内容也要隐藏起来。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为了攻击而故意发难,从过往发布的微博里挑错攻击。
微博官方也很“识趣”地推出了“半年可见”功能
看上去好像很和谐,但这只让社长想到一句话——
“如果我们只有一种声音,那我们就非常团结。”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有一个短篇小说叫《镜子》,里面有个情节是这样的:
一个科学家制造了一个计算机软件,可以模拟出整个宇宙的发展历程,包括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未来。
有人用它去看3万年后的地球,发现那时人类已经几乎灭绝了,原因是:这个软件被应用于监管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所有“伟光正”之外的东西都无所遁形,最终让社会变成了“至清无鱼”的一潭死水。
其实,看看今天的微博,已经有了几分小说中的样子——
曾经活跃的人们开始逐渐收敛起表情,仿佛要把自己活成一个符号。一切可能引起争议的都消失了,只剩下了绝对的“正确”。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怀念十年前的微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