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春上海 青春上海
线上社交现在已经成为
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清晨的问候到深夜的闲聊
从工作事务的商讨到朋友间的分享
线上交流无处不在
在此过程中
你是否为了如何称呼对方而烦恼过?
在看不见彼此表情
仅靠文字与符号传递情感的
虚拟世界里
社交称谓看似微不足道
却又极其重要
它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
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和社交需求
青年报·青春上海近期
针对线上社交称谓开展了问卷调查
↓↓↓
01
亲切称谓:拉近距离的社交魔法
如今,一句“亲爱的”或者“宝子”,成为Z世代开启线上社交沟通时的常见开场白。打开短视频平台,关于“宝子们”的话题播放量轻松突破上亿次,而“亲爱的”相关话题播放量更是高达2233亿次,这惊人的数据足以证明这些亲切称谓的超高人气与广泛影响力。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组合,更像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将无数年轻人紧密相连。
青年报·青春上海问卷显示,在常被称呼的称谓中,“老师”和“宝子”脱颖而出,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汇,占比分别约为40%和25%。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在不同社交场景下对称谓的巧妙选择与运用。“如果是和学校老师线上聊天,我们会称呼老师。如果是同龄人之间,亲近称谓更有助于拉近距离,我们会根据关系的亲近程度,用不同的线上社交称谓。”大学生小乐向记者举例道,“比如我在做小组作业,临近截止时间,需要询问组员进度或者寻求帮助的时候,用‘亲爱的’‘亲亲’来询问有助于开展友好沟通,给线上社交的语言环境迅速升温。”
这种亲切称谓的流行并非仅局限于校园之中,在职场的年轻人群体里,它同样备受青睐。近日,记者在临近写字楼的商圈,采访了多位在B1层等待就餐的年轻职场人。采访中,多位年轻人表示,亲近称谓适合和同组组员、供应商以及跨部门协同的线上沟通社交场景,有利于协作。
在会计事务所工作两年的陆小姐告诉记者:“最初,因为我们需要跨部门协同,我也曾因为线上沟通称谓而纠结,后来看到大家在工作群里常常用‘亲亲’来称呼同级,我也跟着这么称呼。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样亲近的称呼虽然只是代称,但是有助于提出工作需求,缓解线上社交的沟通卡顿。”
· 记者观察 ·
亲切称谓之所以能够在年轻人中广泛流行并发挥如此积极的作用,绝非偶然。它们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情感连接与归属感的强烈渴望。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渴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到一份温暖与慰藉,而这些亲切的称谓则恰好成为了他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出口。它们能够让人们在交流的瞬间感受到对方的友好与亲近,从而建立起一种积极的情感互动模式,为进一步的沟通与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02
语境适配:称谓背后的社交智慧
在复杂多变的线上社交领域中,称谓的选择绝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灵活调整。正如青年报・青春上海的问卷调查显示的——表达礼貌和尊敬、缓解线上聊天带来的生硬感以及更好地展开沟通,已然成为人们在线上沟通时选择使用特定称谓的三大主要原因。
“用hi的话,有时候会觉得像在发邮件,有种冷冰冰的感觉。”对于在国企上班的00后唐小姐而言,不同的线上社交称谓,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道无形划分。“我会根据不同的情境,使用特定的称呼。工作语境下的线上社交,我大部分时间都是称呼对方‘老师’。如果和朋友之间,我更倾向于用活泼一些的称呼,比如‘亲爱的’。如果说称呼‘老师’是对领导和同事的尊重和礼貌,那么亲近的称呼更像是朋友,更有互动感。”唐小姐告诉记者。
对于职场人来说,恰当的称谓就像是开启正式谈话和沟通前的缓冲带,表示自己友好的态度。谈及称谓,从事数据分析的小磊深有感触,他曾因为线上社交称谓和同事发生过不愉快。“不加称谓的线上沟通,的确会给人一种发号施令的感觉。有次,因为工作忙碌,太多加急的需求,顾不上这些社交细节,我直接向同事提出需求。当时同事直接反问我:‘你是在命令我吗?’我此前从来没意识到,同样的一句话,站在不同角度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感受。从那以后,我就会在开启聊天时,用英文名或者‘哈喽’先打声招呼。无论是哪种聊天工具,本质都是收发邮箱的往复过程,开头的称谓就像我们见面时打招呼。”
· 记者观察 ·
线上社交称谓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具体的语境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一个恰当、合适的称谓,能够在特定的语境中如鱼得水,充分发挥出其积极的沟通效能,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反之,一个不合时宜、与语境格格不入的称谓,则可能瞬间打破交流局面,引发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
03
称谓泛化:亲密背后的隐忧
随着“亲爱的”“亲亲”等亲切称呼在线上社交领域的广泛传播与使用,一种新的担忧也随之悄然浮现。
有部分年轻人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过度的泛用现象,极有可能导致亲近称谓原本所蕴含的情感价值逐渐“贬值”。这些称谓原本应该是基于亲近关系的真诚表达,是情感深度连接的象征,然而如今,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却沦为了一种以亲近之名行功利之实的工具,被用来提出合作要求或满足个人需求,这无疑在潜移默化中模糊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社交边界感,让人们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逐渐迷失了对真诚与尊重的准确判断。
在从事策划岗位的95后小枫看来,亲近称谓的过度使用,会让这些语言逐渐符号化。所谓的亲近称谓,应该是亲近关系的真诚表达,而不是一种沟通工具。“当合作伙伴提出了不合理的需求,哪怕再亲近的线上社交称谓,都不会缓解后续沟通的不愉快。现在除了‘宝子’和‘老师’,最近我还接触到了一个我无法理解的称呼——‘宝子老师’。比如说,一个方案PPT改了无数版,而且都是一些无意义的调整。这个时候,你无论喊我‘亲爱的’,还是其他亲切的称呼,我都会觉得你缺少专业性。有时候,我真是咬牙切齿地回复一句‘好的,亲爱的’。”
小枫的感受并非个案。青年报·青春上海问卷显示,67.8%的受访对象表示,曾因线上沟通的亲近称谓,或多或少感到自己的边界感被影响。
在从事产品岗位的林先生表示:“对于过分亲近的称谓,我会觉得模糊了边界感,很不习惯。即便和朋友,我更习惯直接沟通,有事说事。”在他看来,像“亲”这样的称呼,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努力寻求对方的认可与好感,但实际上,它并不能真正地让对话双方站在平等、真诚的同一立场上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通过刻意堆砌语言而营造出来的虚假亲密感,不仅无法增进彼此之间的真实情感连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本纯粹、真诚的社交关系。
· 记者观察 ·
称谓的泛化现象反映出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追求高效沟通与情感连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种价值失衡与行为失范的困境。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一些原本质朴的、纯粹的情感表达方式被功利化利用,从而导致了其内在价值的扭曲与异化。这不仅影响个人的社交体验,也对社会的人际交往生态造成影响。
专家视角
称谓背后的时代诉求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莉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Z世代线上社交称谓的变化,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变化,也展现出年轻人的个性。从规范化的称谓到如今多样化的称谓,既折射出年轻人注重情绪价值、追求精准情感表达的需求,也体现出年轻人因线上社交沟通,对亲密感的需求。亲近称谓有一定心理慰藉作用,在聊天中有助于营造良好关系。如今Z世代流行的线上社交称谓,受互联网流行语的影响。诸如“宝子”作为线上社交称谓,最初在直播平台风靡,尤其是服装、美妆、食品等品类的直播间。随后迅速出圈,拓展至线上社交称谓。
谈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线上沟通称谓,俞莉娜建议道,线上社交称谓一方面需要根据沟通聊天对象来选择,一方面也要根据具体的沟通社交场景来判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某些称谓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接受度,要避免因双方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误解。建议年轻人根据社交关系亲疏、具体社交场景以及个人性格特点来选择。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与【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原标题:《宝子,你喜欢别人叫你“宝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