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精细化落地:加什么、怎么加?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6 01:55

  在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被列入明年的重点任务。人工智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概念,而要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当前,大模型从百花齐放走向场景落地,大模型应用面临哪些挑战?怎样推动大模型为企业发展赋能?如何破解“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及代表性企业,探寻“大模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大模型+”加速落地千行百业

  “尽管在基础大模型方面,中国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但“大模型+”这件事上,中国有望超越美国。”在日前举行的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作上述表示。

  他认为,今年大模型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基础大模型进入多模态状态,不仅包含文本,还涵盖了图像、视频等;二是大模型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比如大模型+金融,大模型+医疗、大模型+汽车、大模型+智能制造、大模型+各行各业。

  落地应用和场景创新是这场论坛上多位专家的关键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表示,伴随着技术迭代的创新,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千行百业。“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链的成熟,尤其是检索增强、微调和提示词工程等这些技术和工具,大幅缩短大模型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加速了大模型在行业中的落地速度。”

  魏凯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宽,从知识问答、编程、写作等普适性场景向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客户服务等高端价值链延伸,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大模型的商业化成功关键在于其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郑纬民院士举例说,医疗大模型和金融大模型在疾病诊断和信贷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望成为未来盈利的重要方向。

  在他看来,未来大模型领域将出现进一步分化和专业化。一方面,基础大模型的研发将继续由少数大型企业主导;另一方面,更多的企业将专注于领域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以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平台+应用+服务”引领企业智能化升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数量,已经高达190多个。

  大模型太多、应用却太少,如何打通模型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各行各业仍在探索之中。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认为,目前国内的基础大模型的确存在过剩的情况,但在应用层却“供给不足”——“所有做大模型的人全部开足马力,都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

  他表示,企业在应用大模型技术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高昂、技术需求匹配难度大、人才短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关村科金发布了“三级引擎战略”,包括平台层、应用层和服务层,通过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全链路服务,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

  郑纬民院士判断,大模型时代有三类企业将会脱颖而出:研发大模型的企业、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的企业(大模型+X),以及支持大模型计算系统的企业。中关村科金作为一家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公司,是第二类企业的典型代表。

  据了解,基于得助大模型平台2.0,中关村科金已构建200多个大模型应用,覆盖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运营和知识管理四大核心场景。

  以金融行业为例,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潜力巨大,主要集中在客户体验(CX)和员工体验(EX)两大方向。在客户体验方面,大模型可用于智能客服、财富助手、反诈等场景,通过提供全天候、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员工体验方面,大模型可用于销售陪练、知识管理等领域,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

  喻友平告诉记者,大模型行业的发展已不再是暴风骤雨的狂飙状态,而是真正进入精细化落地的进程中,“平台+应用+服务是企业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路径,‘三级引擎战略’将引领基于大模型的企业智能化升级未来方向。” (光明网记者 战钊)

[ 责编:蔡琳 ]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