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年终总结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然而,许多人在撰写年终总结时,常常陷入数据堆砌的误区,忽视了总结的本质——提炼观点和策略。本文将带你跳出数据的海洋,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复盘视角、复盘思路、复盘方法)出发,探索如何通过最小化业务单元分析、用户影响地图和六种业务数据分析方法,来构建一个有深度、有见地的年终总结。
数据都在系统里,为什么还要写成PPT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今年干的怎么样,难道公司不知道吗?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写总结呢?
花一两周写总结做计划,还不如多打几个电话,多办两场活动,有必要吗?
这些话,可能团队里没人敢说,但是,不代表大家不会这么想。
每个人的总结都在讲数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要从什么角度讲数据。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做年终总结不是比谁的数据颗粒度细,也不是比谁的图表做的花哨,在总结中,所有的数据,都是新观点、新策略的案例支撑。
最近看了太多讲年终总结的内容,大部分都在说要关注哪些指标,要怎么做图表,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3件事:
复盘视角:最小化业务单元分析,找到业务模型中的可优化环节;
复盘思路:使用用户影响地图,通过数据复盘找到新的业务策略;
复盘方法:拆分、对比、合并、路径还原等6种业务数据分析方法;
当然,可能有些同学确实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在文章最后,我整理了B2B业务数据指标清单和计算公式。
全文9700字,看不完请先点收藏。
Part1 业务复盘的目的:老板们想看到的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人,兢兢业业,听话照做,KPI完成的好,但得不到重用?
那为什么又有些人,KPI目标没完成,却能升职加薪,加资源加预算?
职场老实人们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把你的上级,当成目标用户,去思考老板们到底想看什么。
这是谄媚吗?不是。
就好像我们总是说要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出发,这是谄媚吗?不是。
从用户需求出发,最大的好处是,提高了沟通效率。
说对方想听的,做对方想看的,给对方想拥有的,自然,就更容易拿到对方的预算。
做业务是这样,做汇报,也是这样。
在年终总结中,老板们想看什么呢?
其实企业的年度规划,是一个生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吃泥……
每个级别的老板都要做自己的计划,正经合理的做计划的过程,是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最后再自下而上。
年终总结中的业务复盘,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你整理的数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策略,都是你的上级,在他的复盘PPT中的"素材";
所有的数据、问题、改进策略,一层一层的提交上去,最终到了一把手那里,预估一个明年的目标,一把手给下级拆目标,下级再给下级拆目标,一级级拆下来,就有了你的目标。
有了目标,我们还得制定执行计划,专员的执行动作汇总,就成了主管/经理级的执行计划,再汇总,就成了总监级的执行策略,再汇总,就成了一把手的年度战略。
当然,在咨询公司的视角里,策略是要随着目标一起拆下去的,但在咨询公司实际落地的过程中,策略最多就是带着总监们共创,总监们再带着主管经理们共创,主管经理们再带着专员们共创。
所以,你现在知道老板们,也就是你的上级,想看什么了吗?
先别在心里骂骂咧咧的,自下而上的汇报过程,说明老板们还想听一线的声音,总比直接拍脑门定目标的老板要好。
有了这个"用户视角",我们回到这张图,用人-货-场模型来梳理一下,老板们在年终总结中,想看什么。
对于擅长干业务,但是不会总结汇报,不会表现自己的"职场老实人"来说,在年终总结中,往往只有业务视角,而忽视了组织视角。
从业务视角上看,我们所有的业务数据都要围绕着人(用户)-货(产品)-场(渠道)这3个方面做分析。
重点不是堆砌数据,而是在日常工作中的洞察和分析,通过数据来支撑你的分析结果。
业务视角下的总结复盘要突出哪些内容,可以看上面这张图,具体该如何分析得出结论,可以看后面的文章。
在这里重点要说的是,被业务专家们忽略的组织视角。
我们说下级提交的汇报材料,是上级的素材,那么作为你的上级,一名管理者,他的职责就不只是把业务干好,还要把团队管好。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就一定要具备组织视角。
组织追求的,是"资产沉淀"所带来的"复利",也就是今年我干了1000万,明年还这么干,能不能还干1000万。
这也是为什么干传统软件的公司,都转型去做SAAS,传统软件是一锤子买卖,就算后续收点服务费、维护费,老客户的营收占比也不会超过30%。
但是SAAS是持续付费的买卖,如果每年的新客收入都是1000万,那么干上3年,续约率就算70%,客单价不变,也没有增购拓品,到第3年的老客户收入就超过了新客户收入。
那么组织视角下的"资产沉淀"要追求什么呢?
3个要素:人才沉淀–经验沉淀–管理机制沉淀。
1. 人才沉淀
每个新人都有培养周期,to B业务的人才培养周期要更长,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业务资源,让新人懂产品、懂行业、懂客户;
所以,如果你是业务专家,是否能够提炼出同岗位的人才能力画像以及人才成长路径,是否能够找到标杆、成为标杆、复制标杆;
如果你是管理者,需要用每个人的业务数据结果向公司证明,你帮公司培养出了人才。
2. 经验沉淀
其次,很多公司的晋升述职中,对高级别的晋升会要求体现出业务方法论,业务方法论其实就是在沉淀组织经验。
你表现的好,可以给你奖金,如果你表现的好,还能让别人照着你的做,也表现好,就可以让你做管理,因为你沉淀了一套可复用的工作流程、方法。
另外现在我们都在讲提效,你是否在工作中通过新的工具来提升了效率,这也是一种经验沉淀。
3. 管理机制沉淀
管理机制其实是组织运转的保障机制,也是一名管理者发挥手中"权力"的资源分配规则,你的管理机制是否能够响应业务变化而及时调整,你的管理机制是否能够将公司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取得更大的收益。
明白了组织视角下的"人(人才)-货(经验)-场(管理机制)",在年终总结中,KPI干的好,可以从这3个方面归纳原因,KPI干的不好,也可以从这3个方面证明自己,找出差距。
每家企业,每个团队,都缺管理人才,管理人才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从业务视角向组织视角的转变,通过组织能力,拿到业务结果。
Part2 业务复盘的3个视角:结构化拆分–流程化拆解–最小化业务单元分析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篇讲职场"宫斗"的文章,那我们接下来就开始讲干货。
业务数据到底该怎么分析?
分析业务数据,首先要有业务思维,掌握业务思维最难的是,维度这么多,指标这么多,该从什么角度切入。
所谓业务思维,我理解就是三件事:
结构化拆分,流程化拆解,最小化业务单元分析。
结构化拆分:拆分业务结果的构成要素,找到切入角度,明确分析目标;
流程化拆解:拆解达成结果的流程环节,关注过程数据,发现优劣势环节;
最小化业务单元分析:找到数据背后的人或事儿,从样板着手,以点带面发现原因。
这三件事该怎么理解呢?
下面我从整体业务视角和市场部的业务视角,分别做说明。
1. 整体业务视角下的总结分析思路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说做年终总结复盘,不只是业务数据的汇总,更重要的是要从组织视角下,告诉你的"老板"今年我们沉淀了哪些资源,还有哪些不足。
如果你作为公司高管,或者对业绩结果负责的业务负责人,就要通过拆分、拆解和最小化业务单元,找到可沉淀的组织资源,以及可优化的组织能力。
比如:
一家渠道代理模式的SAAS企业,年目标1个亿,实际营收8千万,现在我们需要分析目标未达成的原因,该如何分析?
首先,第一个问题,如何拆分总营收目标的构成?是从新购/续约的维度拆,还是从区域、每家代理商的产值拆?又或者从不同产品的维度拆?
其实,都要拆,不然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高管呢。
这个数据拆分的逻辑并不复杂,拆分出每个区域下的每家代理商,所销售的不同产品的新购/续约收入结果,与年初的目标和去年的营收情况做对比。
如果你是直营模式的业务,就把区域和代理商换成销售小组和销售员;
如果你只负责获客,不负责转化,就把区域和代理商换成渠道,新购/续约换成线索量、意向率、成交率。
做完拆分,你能得到3个结果:贡献大的,贡献小的,出人意料的。
什么叫出人意料的?就是本该表现好,结果表现差,或者本该表现一般,结果表现特别好。
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分析呢?
如果只分析到这里,不需要人工整理,好点儿的CRM系统都能直接呈现了。
但是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有的代理商表现好,有的代理商表现差,还有本该表现好的,但是结果还不如去年?
通过对整体结果构成要素的拆分,有了对比,就有了第一层的分析结果,那么接下来的复盘过程,都是在给分析结果找原因。
通过分析发现,某家代理商的新购收入不如去年,下一步就要分产品线,拆分订单量和客单价这2个要素,对比发现,这家代理商的订单量增长了,但是客单价降低了,再进一步拆分发现,订单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低版本的产品,客单价本身就低。
那为什么这家代理商主要销售低版本的低客单产品呢?通过数据没办法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于是你联系了渠道经理,又跟代理商老板聊了聊,发现其实大家都想推高客单产品,但是今年新招了一批销售,新销售能力差,再加上不开单就开除,那自然就使劲儿卖低客单价的入门版产品了。
分析到这儿,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个改善策略:帮助代理商培训新销售人员的高客单成交能力。
如果你想要向公司申请资源,去做这件事,你就需要分析出有多少家代理商是这个情况,因为代理商的销售人员不会卖高客单产品,导致整体营收不达标。
那么如何向公司证明做这件事很有价值呢?
你需要去计算"销售人均单产"和"销售成熟周期"这2个指标,也就是代理商的销售一般要用多长时间可以达到平均人均单产,通过培训,这个成熟周期可以缩短多少,从而来说明这件事带给公司的价值。
看到这里可能你又有一个疑问,从整体营收结果表现不好,怎么就能找到是销售能力不足的这个原因呢?销售结果差,肯定和销售人员的能力有关系,这还用分析吗?
如果你有这个疑问,我在这里要强调2个认知:
首先,做业务复盘是给结论和观点找"证据",业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需要证明你的结论和观点,是业绩不好的主要矛盾,才能得到更多支持;
其次,做业务复盘分析,不要被数据带着走,而是要由人带着数据走。人带着数据走的前提是,明确业务的构成要素,也就是"最小化业务单元"。
如果你是销售型的业务,由销售人员拿结果,最小化业务单元就是销售;
如果你是平台型的业务,由流量规模拿结果,最小化业务单元就是产品;
如果你是定制化项目型的业务,最小化业务单元就是一个个的项目。
这是从整体业务视角来看,如果具体到某一个部门,比如市场部,最小化业务单元是什么呢?
2. 市场部视角下的总结分析思路
市场部的最小化业务单元,是营销渠道。
找最小化业务单元,其实是在找业务中的定量因素。
什么叫定量因素?
比如说我写了这篇文章,我发在我自己的公众号上,会有一部分曝光,我找到to B CGO的强哥问能不能转载,转载了就会多一部分曝光,这篇文章每多一个可发布的渠道,就会增加一部分曝光。
那么找发布渠道这件事,就是做文章曝光量提升的"定量因素"。
只要做,就能有增长,这就是定量因素。
那可能有人说,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
不同意就不同意呗,我有什么办法。
我认为文章曝光量的高低,除了渠道,还有内容本身,就是你的标题是否吸引人,内容是否吸引人,打开率和转发率越高,曝光量也会高。
打开率和转发率,其实是变量因素,变量因素在业务分析中,用于分析最小化业务单元所产出的结果,也就是主要的业务优化方向。
既然营销渠道是市场部的最小化业务单元,那么市场部最重要的组织能力,就是渠道的建设和经营能力。
一般,我们都会计算每个渠道的ROI,还会去拆分曝光量、访问量、线索量(leads)、有效线索量(MQL)、商机量(SQL)、成交量,计算商机率、成交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最终指向的是渠道质量。
但是,正经做过市场,管过渠道的同学都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总在追求流量规模大、成交率高、获客成本低的优质大渠道,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渠道天生就是优质大渠道。
比如SEM渠道,如果你只投品牌词,可能线索量不多,但是ROI就还行;
你不满足于品牌词带来的线索量,于是要加大投放,开始投产品词,但是你的官网没有做好优化,有些产品词又很贵,用户点了不注册,ROI就降低了;
于是你又开始优化,做长尾词,优化官网的注册留资组建,优化用户注册流程,优化销售跟进时效和话术,然后你就发现,ROI又可以了;
然后你又不满足,又加大投放,开始投通用词,然后又开始一轮优化……
这个过程,就是渠道经营的过程,而忙活了好几年,SEM渠道已经成为一个稳定获客,且ROI还行的渠道了,市场部对公司的贡献是什么呢?是让公司拥有了一个可以持续获客的渠道,以及一整套的渠道经营策略,这就是市场部带给公司的"资产沉淀"。
在市场部的工作中,一方面不断优化市场营销策略,让更多人知道、了解产品,另一方面,就是在不断拓展并经营新的渠道。
而新媒体渠道,对市场部来说,其实是在帮公司建设新的渠道。
2024年很多人都在说要做视频号,但是很多B2B公司做视频号都发现,辛辛苦苦做的内容,没播放,没转发,更没有咨询线索,还要不要做呢?
当然要做,只不过要换个思路做。
不做品牌IP,做营销素材型品牌号和专家IP型员工号矩阵。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了AI+视频号的B2B营销创新策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那篇文章。
所以,站在市场部的视角下,做年度总结和分析,重点是说明帮公司建立了哪些渠道通路,在渠道经营上有哪些可复用的经验,以及接下来的持续经营,还有哪些改进方向。
当我们建立了可触达用户的渠道通路,衡量一家企业市场能力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叫做营销创意的生产效率。
一张海报,一篇文章,一条短视频,一份白皮书、一场活动,都是营销创意的载体形式,有了渠道通路,你的内容生产效率越高,那么你的营销弹药就越多。
我们习惯性追求一场活动、一篇文章、一条短视频带来的效果,因为做一条内容不容易,投入的人力成本很高。
那么真正闷声赚钱的人是怎么做的呢?注册50个新媒体账号,每天发50条内容,每条内容就算只有200的播放量,每天也会有1万次播放。
科班出身的人在学如何做爆款,闷声赚钱的人,在用概率搏爆款,做出来了,风口红利没了,再拿成功案例做个课,卖给科班出身的人。
Part3 业务复盘的思维框架:用户影响地图
为什么在业务总结中,我们习惯性地去摆数据,做图表?
因为列数据容易,做分析难。
比如你去问销售,为什么你总是销冠?销售可能会说,因为我吃苦耐劳,及时回复每个客户。
当然,现在教营销、讲销售的课程变多了,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很多的方法论、模型,在业务总结中,我们也时常能看到SWOT分析、AARRR模型;
甚至还有些"聪明人",感觉掌握了自己造模型的方法,于是就有了什么"六脉神剑"销售法。
我见过最离谱的一个工作总结,一名市场专员用BLM模型分析一次公众号抽奖活动。
太"老实",显得你这个人没有思考,不会总结沉淀;
太"离谱",显得你这个人太有心机,还不懂装懂。
其实并不是不能用分析模型做业务分析,用对了分析模型,能让我们的分析角度更全面,同时还显得有点"高级",还可以给上级提供思路,让上级看到你在学习。
用模型没什么错,错的是,只有模型,没有结论和观点。
像SWOT、BLM模型,是大型企业做整体市场竞争和战略规划中才会用到的模型,需要有专门的团队花很长时间做调研,才能分析出结论,如果你套用了模型,但是内容很空洞,就还不如不用。
业务分析不是"花拳绣腿"的赛场,而是结论和观点的辩论场。
做业务分析,一般我们可以分为3个层级:
初级:把相关数据指标整理全面,有占比、对比、趋势分析;
中级:能够按流程整理数据漏斗,或者围绕整体数据指标做相关因素的拆分,需要通过数据复盘,找到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高级:不仅关注数据本身,更关注数据背后的动作,找到产生结果的关键行为,并总结执行行为的优劣势要点、形成可复制的业务经验和执行SOP。
很多人做业务分析,没有什么结论,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数据和行为结果关联起来。
在这里给大家1个模型和2个句式。
模型:用户影响地图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Why),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哪些人(Who)去做什么(How),为此我们需要做什么(What)。
用户影响地图是一个产品和业务设计模型,在复盘分析中,转变一下思路,就变成了:
我们取得了什么目标(业务结果),取得这个目标,是因为什么人(目标用户)做了什么(关键行为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做了什么(业务策略/动作)。
用户影响地图的分析对象,不仅是用户,还包括团队,假设你是一场活动的负责人,why就是活动目标,who包含了目标用户(拆分成几种类型,如决策者、采购者、使用者)、渠道运营、策略运营、销售团队等协同团队;
HOW是达成业务目标的关键过程结果,what就是能够产生关键过程结果的具体执行动作。
有了用户影响地图,我们分为KPI达成的好和KPI达成的不好2种情况,给大家2个表达结论和观点的句式。
KPI达成:因为(what),所以(HOW),取得了(why)。
例如:因为(what:我们打造了销售IP视频号矩阵,总结了将产品演示剪辑成短视频的方法,发布1000条短视频),所以(How:视频号获客100条,成交10个客户),取得了(why:100万新购收入);
KPI未达成:因为(how),所以(why),接下来只要(what),就能(how)。
例如:因为(how:新购产品的客单价降低了20%),所以(why:今年的营收结果未达成),接下来只要(what:总结出销冠的高客单成交方法,定期进行全员培训,主管辅助高客单签约),就能(how:让客单价恢复之前的水平,即便保持现在的线索量和成交转化率,也能实现10%的增长)
Part4 业务复盘的分析方法:拆分|对比|合并归类|路径还原|文本分析|假设验证
1. 拆分法:拆分出最小化业务单元
看到这里,如果你能记住"最小化业务单元"这7个字,那么你这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没有浪费。
这是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观点,从最小化业务单元,做年度总结复盘。
每个角色的业务目标不同,最小化业务单元也不一样:
获客部门,可以将渠道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销售部门,可以将每个销售人员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产品部门,可以将每个产品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客户成功部门,可以将每个客户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客服部门,可以将每个客服人员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代理商模式下,可以将每家代理商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平台型业务,可以以每个产品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项目型业务,可以将每个项目作为最小化业务单元。
组织经营最关注的业务结果是营收,而具体的业务负责人,需要找到自己拿到营收结果的定量和变量。
定量是纵轴,变量是横轴。
比如市场维度的分析,定量是渠道,假设不同渠道的营销创意和素材相同,影响营销结果的变量就包括渠道用户人群、渠道留资路径、销售响应效率、销售成交能力。
所以:
我们会关注每个渠道的点击率,来判断营销创意更满足哪个渠道的用户人群;
还会关注留资率,来判断不同渠道的留资路径和用户行为习惯;
还会关注商机率,来判断渠道用户人群是否与目标用户人群画像相匹配;
还会关注成交转化率,来判断销售对不同渠道用户的承接能力。
2. 对比法:找到标准值做对比
对比法经常用,使用对比法的核心,是找到标准值做对比,来说明目标数据的优劣。
使用对比法有2个注意事项,很多人列了复杂的表格或图表,但是听汇报的人,听了半天没听明白,那说明就犯了这2个错误。
使用对比法的2个注意事项:
a.与目标数据相关的标准值做对比,例如同比、环比,与竞品对比。
使用对比法,在做分析的时候,要从过程行为的差异角度做分析.
例如去年我们做了100万营收,今年120万,相比去年我们改善了哪些行为,以此来说明你这一年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警惕一些无意义的对比,例如拿SEM渠道和新媒体渠道去对比获客数量,渠道属性不同,自然带来的结果也就没办法对比,如果非要对比,可以对比下单个线索获取成本,或者意向线索的成交转化率;
还要警惕一些站不住脚的对比,例如拿产品A和产品B的获客数量对比,但是在营销预算上,产品A是产品B的5倍,这样的对比结果就没什么意义。
b.只做单一维度的数据对比,不做多维度的数据对比。
如果对比不同渠道的获客数量,就对比获客数据,如果对比不同渠道的营销结果,就对比ROI,不要在一个结论中,做多维度的数据对比,你讲不清楚,听的人也听不明白。
3. 合并归类:按样板对象做合并分组
我们说,做业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过去发生的业务结果,支撑自己的结论和观点。
分析的过程是从宏观到微观,深入到最小化业务单元的过程环节找问题,再从微观到宏观,从个性问题中提出解决方案,形成业务改善策略和计划。
但是,如果只是将微观个性化样本作为观点支撑,说服力不够,这时候就要用到合并归类的技巧,把具有同样特性的样本对象找出来做归类分组,解决一类问题,放大改善价值。
合并分组怎么做呢?
首先,从表象数据找到共性样本。
例如,回到前面的案例,你发现某家代理商的业绩结果不好,是因为客单价低,接下来你就要拆分出每家代理商不同产品的客单价,与去年同期做对比,再去做抽样调查,了解客单价低的原因。
如果确实证明了其他代理商也存在因新销售人数多,销售能力差而导致的客单价低,就可以形成一个分组。
其次,从共性样本做问题归类。
还是这个案例,同样出现客单价低的情况的代理商假设有20家,其中因新销售能力差导致的,是10家,那么另外10家,可能是因为终端销售控价问题,也可能是获客渠道的用户特征原因,把不同原因做归类。
通过这个归类,我们进一步分析不同原因的占比,找到占比大的原因优先解决。
4. 路径还原:拆分目标达成的过程
路径还原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过程拆解,
例如:
获客路径就是曝光-点击-浏览-留资;
成交路径就是破冰-了解意向-介绍产品-演示产品-议价-签约;
续费路径就是交付-激活-活跃-留存-续约。
在做路径还原时,注意区分2个维度,即用户视角和业务视角。
比如很多人拆获客路径,整体拆解成了:曝光-点击-浏览-留资-MQL-SQL-成交-客单价,前半部分是用户旅程,后半部分是成交旅程。
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呢?最直观的问题就是表太长了,不方便看,8个数据指标再加上转化率和历史同期对比,一张表里可能有十几个指标,那么你要让听汇报看汇报的人,看什么呢?
其实,把用户视角和业务视角放在一张表里,会影响我们的分析思路,当多个渠道,十几个指标摆在一起,你该怎么去对比呢?
所以,不如简单一点,还原注册路径,重点是对比不同渠道通路的留资转化链路,每个通路建一个漏斗,对比起来就会很直观。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用户视角和业务视角的指标中,有时候会有一些关联因素。
比如同一个渠道中,不同的留资位置,所带来的商机率、成交率,甚至客单价都会有区别,一般来说,留资位置越深,线索质量越高,如果你想分析这类细节数据,最好单独做一张表。
5. 文本分析:找到营销关键词
前面我们讲了4种针对数据的分析方法,在营销业务中,除了数据,还要关注文本。
通过数据我们能够找到表现好的渠道、销售、营销素材,你可以把营销文案、数据好的网站、销售的通话录音、沟通记录、CRM系统中记录的销售过程信息、销售与售前的客户交接单等等素材资料,做统一的文本收集和整理。
做文本分析呢,过去我们会通过语义分析,生成一个关键词的词云,这个词云是通过文档中的关键词出现次数来分布的;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AI做文本分析,把你整理好的文本投喂给AI,分批投喂先让AI全文阅读并做内容总结,然后给AI2个指令:
指令一:整理出文档中的50个高频关键词;
指令二:整理出文档中介绍产品的相关话术。
通过文本分析,其实是在帮助我们提炼有效的产品卖点。
6. 假设验证:做一个合理的"妄想家"
其实,在业务分析中我们得不出观点、结论,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陷入到了业务细节问题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老板们提出一些创新想法,团队觉得不靠谱的原因。
比如,今年很多人都在讲要去做视频号,那为什么很多人不去做呢?
陷入业务细节问题,我们就会想:
销售怎么可能拍视频呢,让转发活动都不转;
账号做起来,销售带着账号单飞怎么办;
视频号线索怎么入库?怎么分配?出现撞单怎么办;
脚本谁来写,视频谁来剪。
在一线的人,碰壁碰的多了,脑子里都是什么事情不能做,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创新力。
比如,文章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学就在想,我们公司那个破数据系统,哪有这么全的数据。
在做业务分析中,想要提出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策略,首先,要忘掉业务中的细节问题。
做一个合理的"妄想家"。
比如,公司的年营收1个亿,你想着,公司能给我5000万的市场预算就好了。
这个妄想,就不合理。
那么如何做一个合理的"妄想家"呢?
从策略方向和业务流程上提假设,先放下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和公司制度规则限制。
先提出假设,再思考这个假设落地,需要什么样的业务资源,再评估这个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得到资源的过程,就形成了执行计划。
Part5 B2B业务的常见数据指标
以下内容来自于AI整理,数据指标不必贪多求全,大家按自己的业务情况,查漏补缺就好。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