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大之问” 解产业科技创新之题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开展专题询问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7 22:08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以创新推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提质,培养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有哪些新招实招?”

  “如何引导高校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利用,把更多的科研成果从‘书架’运到‘货架’?”……

  11月26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开展专题询问。会上,询问人直奔主题,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连连发问,问出了“辣味”和压力;应询人坦诚回应,答出了责任与担当。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人大开展询问,是人大法定监督权的一种外化载体,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的庄严之“问”。人大行使好“询问”这一监督权力,是党的主张、人民的期待、法律的要求、代表的愿望,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问答双方在一问一答中“抽丝剥茧”,共谋良策,共同推动广东产业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打造广东产业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丁建庭现场提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则详细回答了广东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新招实招。

  涂高坤表示,广东将统筹发展传统、新兴及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将在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等领域培育新增3-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新兴产业领域,广东还将大力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挖掘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经济增长点,目标是在这些领域形成4-5个超五千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广东产业发展“新引擎”。

  为强化工业投资,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步伐,广东将以落实国家“两重”“两新”政策为契机撬动工业投资增长,争取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力争推动超过9000家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赋能产业提档升级。

  关键词: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优化政策环境 为企业纾困解难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同时,创新也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

  据悉,我省约90%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研发机构等来自于企业。然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困难、数字化转型“乏力”等,国企创新动力不强,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等,都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如何破除企业创新困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红向有关部门进行提问。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表示,将通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专项资金、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措施帮助企业“开源节流”。为解决市场开拓难题,省发改委还将加快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智慧城市、重大工程等应用场景,并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定制化研发及远期约定采购等方式,为企业产品提供早期应用场景。

  省国资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奇则介绍了省国资委在激发国企科技创新方面的具体举措。

  据介绍,省国资委出台了《省国资委拓新工程行动方案(试行)》,计划通过建立A、B、C三类拓新项目或拓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等手段,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同时,省国资委着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对此,王奇晒出“成绩单”:近3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逐年增加。

  为充分激发省属企业的创新活力,王奇透露,省国资委在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下功夫,允许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并用好现有激励政策,支持国有企业对科研人员开展中长期激励。同时,加强人才引培,成立了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引进申报工作专班,推动省属企业制定人才支持保障政策。一系列的人才举措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截至2024年6月,省属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约6.9万人,技能人才约5.6万人,“国家卓越工程师”1名,博士工作站28家,博士后工作站19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3家。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

  打破“四唯”现象 激发人才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

  当前,企业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时,常常因非传统的学术背景、论文专利竞争力不够等因素而遭遇障碍。针对这些问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采取哪些措施拓宽企业人才职称评审渠道,让“车间”里的人才、“田野”里的专家也能实至名归,激发企业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对于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雅林的提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杜敏琪现场回应道:“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在放权松绑、完善机制、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杜敏琪介绍,省人社厅已出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12份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近5年评审出超过1万名新产业新技术工程师。同时,为促进湾区人才融通,省人社厅推动了4907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便利执业。

  针对唯论文、唯奖项、唯科研、唯头衔等评价导向,杜敏琪表示,省人社厅正大力推行代表作制度,让人才自选最能代表技术能力水平的业绩成果提交评审。开展“乡村工匠”评审,1.2万名“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未来还将进一步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畅通民营企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

  破解“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难题

  近年来,我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方面推进了一系列的举措,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时,“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问题仍然存在。聚焦这一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建达向省科技厅询问相关“破题”之策。

  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回应道:“全过程创新链中,成果转化是五环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关键之一就是要解决职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问题。”王月琴介绍,为此,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广东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通过优化资产管理、加大激励鼓励和行政司法协同保护等措施,解开束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看得见的“粗绳子”。

  王月琴特别提到了近期出台的《广东省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该指引明确了尽职免责的条件和情形,解决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用”四大问题,以解除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的顾虑。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只有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共同促进产业科技创新的大步迈进,才算问出了效果。此次专题询问会不仅展示了广东省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政策措施,也为各方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平台,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为推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梁绮晴 王昊

  通讯员 任宣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